目錄
※施工工具與施工條件
※維修汽車玻璃更換步驟
?※玻璃安裝失效因素
※施工工具與施工條件
■施工工具
氣動或手動膠槍、裁紙刀、固定夾具、美文膠帶
■粘接材料:
密封劑、活化清潔劑、底涂劑
■環境:
適宜施工溫度5~35℃、濕度35~85%
■基面要求:
表面干燥、無油脂、無灰塵及其他雜質
※維修汽車玻璃更換步驟
1.拆除裝飾膠條
■安裝前準備:
●檢查車身外觀:汽車表面刮傷、破裂、凹陷等損傷,避免因原有損傷導致投訴;
●預清理剝落的玻璃,不要刮傷車身,內飾件等;
●拆除裝飾膠條及風擋玻璃附件,如雨刮器、通風板、后視鏡等。
2.貼保護膠帶
●保護易損區域,如鋪蓋引擎蓋保護布、座位套、儀表盤保護套等;
●貼美工膠帶,保護粘接區域相鄰的車框部分。
3.拆卸舊風擋玻璃
●使用鋼絲線據膠方式取下舊的風擋玻璃,也可以使用電動或氣動割膠刀將舊的風擋玻璃從車框取下;
●根據風擋玻璃的類型使用相應的專業拆卸工具,但必須保證不對車身造成損壞。
4.移除舊的風擋玻璃
將舊的破損的風擋玻璃移除,需特別小心,以免刮傷漆面。
5.新風擋玻璃預安裝
將待安裝的新的風擋玻璃試裝在車框下,調整好位置并做好準確的定位標記,以確保試膠后風擋玻璃快速準確的安裝。
6.清洗新風擋玻璃
●用干凈的紗布蘸取玻璃清洗劑一般或者干凈的紗布將整塊擋風玻璃清洗干凈;
●不能隨意使用未經驗證的玻璃清洗劑;
●任何的污染都會對粘接效果產生不利的影響;
●干燥時間一般需要5min.
7.涂覆風擋玻璃活化清潔劑、底膠
●材料:玻友粘接促進劑、玻友底涂劑
●環境:施工溫度5~35℃、濕度35~85%
●基面要求:表面干燥,無灰塵及其它雜質;
●步驟:①用純脫脂棉布蘸取少許促進劑,延玻璃的待粘接部位單向搽拭一遍,確保其表面無油脂、無灰塵及其他雜質。②在清洗好的玻璃邊緣涂上底膠,寬度為粘接寬度的1.5~2.0倍(底膠固化時間約為3~5min);
●注意事項:①底涂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底涂和促進劑揮發性比較強,倒入小容器要趕緊蓋緊以免揮發;②如車身不小心粘上底涂,立即用汽油擦拭;③涂抹時不要漏涂;④底涂涂覆后注意保護,不要弄臟底涂表面。
1.車框清理
●用毛刷或其它工具清理玻璃碎片或其它雜質;
●對舊膠體進行修整(完全切割法或深切割法),應盡量減少對膠體本身的破壞,剩余膠體厚度控制在0.5~2mm.
2.車框涂覆促進劑
●將車框清洗干凈,用純脫脂棉布蘸取少許活化清洗劑,沿窗框的待粘接部位擦拭一遍確保其表面無油脂、無灰塵及其它雜質;
●沿施膠部位的內側貼上海綿膠條或用紙防護膠帶把易污染部位保護起來,以防膠受壓后溢出污染非粘接部位;在清洗好的玻璃邊緣涂上底膠。
3.車框修補
●對小面積的劃痕、擦傷、刮痕、油漆損傷可自行修補;
●對大面積的破壞,請按照汽車生產廠家說明操作或鈑金車間聯系。
4.車框施膠
●粘接膠應在涂刷的底膠完全干燥后施工(3~5min);
●根據待粘接部位的寬度,用刀片在配套的塑料膠嘴上切一個大小合適的三角口(三角口尺寸決定膠條的寬度和高度,膠條的寬度是所期望的粘接寬度)。用剪刀將膠的一端剪開,套上削好的膠嘴,裝上膠槍中。
●待底涂干燥后用膠槍連續均勻的將膠施于待粘接部位.把厚度定位膠塊延基材面塞于打好的膠條中,膠塊的厚度略小于所期望的粘接厚度,膠塊的數量視情況而定。
5.新風擋玻璃安裝
●施膠后,在膠表干前(5min),對準事先準備的定位標記位置,將玻璃裝上;
●微調好玻璃與車框的間隙,不要大范圍竄動位置;
●用膠帶或其它夾具將玻璃固定在車框上,直至膠粘劑生成足夠的強度;
●玻璃安裝后,用刮刀調整過?;虿蛔愕木郯滨ツz;
●用超聲波測漏儀檢測新風擋玻璃的密封性。
6.重新安裝裝飾條等附件
將之前拆卸下來的附件如密封條、裝飾條、雨刮器、后視鏡等重新安裝好,恢復到拆裝前的狀態,并測試其是否正常運作。
7.完工交車、安全駛離
●完成上述步驟,并達到安全駛離時間后,請車主檢查車輛;
●向車主交代玻璃安裝后要注意的事項,如車速不要太快、避免急剎車,固定玻璃的膠帶8h后拆除、不要洗車等。
※玻璃安裝失效因素(不粘或粘接脫落?)
原因分析:
一、觀察
觀察施工面:
A膠面脫落情況
①膠體與玻璃或鈑金框完全脫落(脫落面光滑無殘留膠)
②玻璃或鈑金框架上殘留有部分膠體;
B.玻璃、車框與膠的粘接面
①粘接基面殘留的其他物質的痕跡;
②有無使用界面處理劑;
③查看鈑金框架有無銹蝕、脫漆情況
二.了解產品、車身框架、玻璃基材、回顧施工過程
①產品是否過保質期;
②使用的產品有無季節配方區分;
③了解玻璃型號(黑邊種類);
④了解施工細節
預防
一、操作者
①黑邊玻璃有無清洗徹底;
②施工過程細節控制(如:施膠高度、連續性、接口處理等)
二、物品的使用
①檢查產品的保質期、季節配方;
②檢測界面處理劑與基材、膠的相容性;
③確定使用的黑邊玻璃號及鈑金框架的完好程度;
表干時間過快?
原因分析
一、產品本身
①產品接近保質期或已過保質期;
②使用非本季節配方的產品;
③產品質量異常;
二、施工環境
①施工環境溫度過高;
預防
①檢查產品保質期、季節配方;
②使用前確保施工環境條件;
③根據施工現場條件合理調控施工進度;
粘接面未清洗直接導致的問題
原因分析
一、清洗不徹底
①重復使用不潔凈的清洗劑、抹布;
②施工現場環境中的粉塵、揮發溶劑;
③清洗人員疏忽;
二、二次污染
①清洗后移動過程中施工人員用不潔的手或手套觸摸清洗面;
②施工現場環境中的粉塵、揮發溶劑;
③清洗后放置時間過長;
一、清洗劑殘留
①清洗不徹底;
②清洗后清洗劑未干;
預防
清洗的標準做法及現場遇到的做法
操作標準如下:
一、去除基材表面的灰塵、油污等雜質,使基材待粘接部位保持清潔(基材必須完全干燥);
二、使用前須觀察清洗劑有無沉淀等異常情況,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
三、用毛刷/脫脂棉在處理完成的基材帶粘接表面均勻涂抹一層清洗劑(待粘接部位必須全部涂刷到);
四、待清洗劑完全干后(約5-10分鐘)進行下一步操作;
五、清洗后的基材必須在2小時內施工,如已擦拭過清洗劑基材又重新暴露在灰塵或油污等雜質中,須重新進行清洗,未用完的清洗劑應立即蓋好蓋;
凝膠?
原因分析
凝膠可分為幾種情況:
1.有批次性的,有少量甚至一批膠里反映就一兩支的。針對批次性的凝膠現象,大多可能是產品本身質量原因,當然也有可能是運輸及保存不當造成的,具體原因需要找客訴同批次留樣膠驗證,同時也需要用膠現場驗證;而對于一批膠里出現幾只凝膠情況的現象,一般屬于正?,F象,因為我們的膠都是一個釜生產一兩千支,可能是由于攪拌不勻等造成的,當然也有可能是運輸過程中,由于儲運環境溫度過高,也是可能導致膠的固化,出現施膠有凝膠的現象。
2.凝膠出現的位置,有兩頭有凝膠現象的,也有貫穿整只膠的。兩頭有凝膠可能是儲存時間過長或者不宜的儲存環境、儲運條件造成。而貫穿整只膠的情況,可能是生產工藝失誤造成。
預防
1.生產品控人員加強抽查力度,做好生產控制。
2.產品不宜放置時間過長,建議3個月內使用完。
3.運輸工程中,注意儲運防護。